开栏语
《深金融企业行》栏目聚焦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每个月走进“星耀鹏城”“专精特新”等深圳标杆企业,以场景化叙事展现金融“活水”如何灌溉创新种子,揭秘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资本赋能路径,记录深圳金融护航企业攀登高峰的共生实践,打造产融协同的“深圳样板”。
在南山智园的研发实验室里,工程师正用药匙舀起一小勺黑灰色粉末,这看似普通的粉末,正是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方创域”)自主研发的INFINILi®至锂™补锂增强剂,将其融入锂电池正极浆料后,原本循环寿命仅8000次的磷酸铁锂电池,可突破1.5万次循环,-20℃低温环境下内阻降幅超40%。
这一幕“点石成金”的场景,正是深圳企业以技术创新破解全球新能源产业痛点的生动写照。作为全球唯一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补锂增强剂的企业,德方创域从深圳的创新土壤中破土而出,从单一补锂剂突破到全方位电芯增强技术布局,从扎根深圳到剑指全球,用自主技术为全球锂电池产业注入一针“强芯剂”,更在城市赋能下勾勒出扎根深圳、辐射全球的发展蓝图。
01|挖掘新机遇:
“六边形战士”破解行业痛点
德方创域的技术起点,源于对新能源锂电行业痛点需求的深度挖掘。锂电产业发展多年,消费终端“苦电池衰减久矣”:在电动汽车领域,因为电池衰减导致里程焦虑、续航虚标、低温续航腰斩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电车渗透;储能领域,由于电池衰减带来的寿命问题导致运营商无法获利甚至无法回本。
德方创域董事CEO万远鑫博士带领初始团队深度剖析锂电痛点,挖掘出电池衰减根源来自锂电池内部“锂损耗”,正是由于锂电池首次充电形成SEI膜以及后续充放电使用过程中的“锂损耗”造成了电池容量的衰减、寿命的衰减以及动力学的衰减。
这时,富锂材料走入了德方创域团队的视野,这种材料中富含的锂离子正是解决“锂损耗”问题的关键,但是富锂材料本身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材料活性高,极不稳定,在空气中只要几秒钟就会分解失效,在当时几乎无法商业化应用。
“别人觉得是‘难啃的骨头’,我们却看到了机会。”德方创域副总经理裴现一男博士回忆起当时的研发细节,仍难掩兴奋。
经过在实验室里反复尝试,团队成功破解了富锂合成、界面钝化等多项技术难题,终于发现这种“极不稳定”的材料暗藏“宝藏”,从多种候选富锂材料中筛选出最终胜出者——富锂铁酸锂(Li5FeO4,LFO),并解决了其活性高、不稳定的加工性难题,使其可以顺利商业化应用。其锂离子含量更是传统正极材料的5倍,且释放的锂离子能不可逆地留在电池体系中,恰好能解决锂电池的“锂损耗”问题。
“就像给电池装了‘锂储备库’,既能减少损耗,又能补充‘弹药’。”裴现一男博士形象地解释道。不仅如此,LFO还可以降低电池锂损耗速率、提升能量密度、增长电池寿命、优化动力学性能等,是名副其实的“六边形战士”。
攻克“不稳定”缺陷并转化为“全能”优势,2021年,随着INFINILi®至锂™铁系LFO补锂增强剂产品的研发成功,由上市新能源材料企业德方纳米内部孵化出的德方创域在深圳正式成立,首创“补锂增强剂”及“富锂铁酸锂”中文命名,填补行业技术空白。目前年产5000吨补锂剂生产基地已全面建成投产,为全球唯一达千吨级产能的补锂增强剂企业。
经过实验室验证与厂商联合测试,德方创域补锂增强剂的“全能优势”逐渐显现。在能量密度上,可使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克容量提升8-10mAh/g,综合能量密度提升约4%;在能效方面,将常规磷酸铁锂电池95%左右的储能能效提升至96%,若应用于大型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可多盈利数百万元。
低温性能上,能降低锂电池25%以上的内阻,在-20℃环境下内阻降幅甚至达40%~50%,彻底解决北方地区电车“冬季续航腰斩”的难题;快充适配性上,搭配补锂剂的锂电池可稳定支持4C及以上快充,且有效缓解快充对电池寿命的损耗。
02|赋能全维度: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加速器”
“如果不是深圳,我们的技术可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在裴现一男博士看来,德方创域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全维度赋能。从企业孵化、技术攻关到市场拓展,深圳的产业生态、人才政策、金融支持如同“阳光雨露”,为企业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产业集群的“近邻效应”让技术快速落地。作为新能源产业重镇,深圳已形成从前端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到储能的完整产业链,且聚集了比亚迪、华为等链主企业。“在深圳,我们与客户的技术对接、供应链协作效率极高,从样品送测到批量应用仅用了1年多时间,这在其他城市很难实现。”裴现一男博士表示,这种“近邻效应”不仅加速了技术落地,更让企业能快速捕捉市场需求,迅速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人才政策为企业创新注入“智力活水”。“深圳的人才补贴、个税返还、人才住房政策,让我们能轻松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裴现一男博士介绍,公司成立4年多来,研发团队规模从最初3人扩展至50余人,几乎全员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占比超10%。正是依托深圳的人才吸引力,研发团队持续创新才能攻克多项基础技术;目前累计申请专利418项,其中PCT国际专利35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并牵头制定全球范围内首项补锂技术国家标准GB/T 45327-2025《富锂铁酸锂》。
金融“及时雨”化解资金难题。作为重资产型科技创新企业,德方创域在产线建设、研发投入上需大量资金。深圳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为其提供了关键支撑,在股权融资方面,国信系基金率先注入7500万元,招银国际等知名机构紧随其后,2024年首轮公开融资即获4.5亿元,投后估值达近23亿元;在债权融资上,深圳独有的“知识产权融资”政策更让企业以核心专利获得深圳中小担3000万元贷款。
营商环境的“温度”让企业安心发展。“企服中心常常主动上门,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忙对接,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裴现一男博士说,去年,德方创域计划将注册地迁至罗湖区,区政府不仅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还协助对接产业用地。如今,虽然其生产基地布局在西南地区,但总部仍坚定留在深圳“这里的营商环境,是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03|发展谋新篇:
从深圳迈向全球新能源版图
站在新起点上,德方创域正以深圳为总部基地,制定“立足深圳、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发展战略,持续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升级。“深圳是我们的根,无论发展多大,总部永远在这里。”这句话掷地有声。
在深圳本地布局上,德方创域将进一步强化“总部+研发”双核心功能,打造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战略决策于一体的创新中枢;中期将推进“中试基地”项目,实现“研发-中试-产业化”的无缝衔接。
“我们要在深圳打造‘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梯队,确保至少未来5年仍保持行业领先。”裴现一男博士表示,德方创域要以深圳为起点,构建全球服务网络。目前,德方创域的产品已直接或间接出口海外,为全球头部车企和储能企业的电池供应商提供支持。“未来,我们计划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实现本地化生产,依托深圳的国际化区位优势,推动《富锂铁酸锂》国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成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从实验室里的微小粉末,到改变行业格局的核心材料;从深圳孕育的初创企业,到全球市场的隐形冠军。德方创域的成长轨迹,正是深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缩影。未来,随着补锂技术的持续迭代,以及深圳创新生态的不断完善,这家企业将继续为锂电池产业注入“持久活力”,为深圳建设全球新能源产业高地贡献更多“深圳方案”。
往期推荐深业集团以“科技+金融”驱动“一老一小”幸福产业生态
从“规模至上”到“质量优先”,深圳券商转身服务国家战略“排头兵”
农行力量,“圳”在发生:金融助力深圳经济特区发展侧记
]article_adlist-->END ]article_adlist-->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中国正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