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家#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了空袭后,伊朗外长阿拉格奇立即前往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初,双方曾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如今伊朗面临两个国家的攻击,陷入危险之中,前往莫斯科的目的显然是寻求援助。
但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在与伊朗外长会面时,只是着重强调了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再次谴责了美以无端发动侵略的行为。普京表示,俄罗斯正在努力帮助伊朗人民。但在关键的援助问题上,并未提及给予伊朗具体的支持措施。
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袖手旁观”的态度难免让伊朗一些精英人士心寒。此前,伊朗驻俄罗斯大使用俄文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如今伊朗正经历困难时间,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和我们站在一起的人,以及那些无所作为、冷眼旁观的人。
但是,接下来伊朗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就在阿拉格奇会见普京后不到10小时,特朗普就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以色列与伊朗已经达成停火协议。尽管伊朗方面目前不承认达成协议,但阿拉格奇在社交平台上称,只要以色列在凌晨4点前停止进攻,伊朗也不打算继续做出回应。这其实就是停火。
那么,俄罗斯为何在伊朗急需帮助的时刻,选择“袖手旁观”呢?现在回过头来看,普京做的一点都没错。
其一、战火中的俄罗斯早已元气大伤。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军事力量,从人员到装备,从物资到资金,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从库尔斯克战役就能看出来,俄罗斯甚至需要朝鲜出动救兵并提供炮弹等武器,才能将库尔斯克夺回来。
当前俄乌冲突进入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每占领一寸土地,都意味着将来的边境线的变化。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国内的有限军事资源,肯定要优先保障自身在战场的需求,难以再分出一部分用于支援伊朗。
其二、普京与特朗普之间的特殊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的决策。普京寄希望于特朗普能在俄乌之间采取中立立场,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甚至向乌克兰施压,逼其在谈判桌上做出一些让步,以实现停火。这才是俄罗斯最核心的利益,也决定了普京的对外政策是尽量避免激怒特朗普。
如果俄罗斯此时大力援助伊朗,必然会使以色列遭到重大打击,可能会激怒美国,导致美国在俄乌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不利于俄罗斯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普京不得不谨慎对待对伊朗的援助问题。
其三、俄罗斯与以色列的关系也非常特殊。其实以色列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都很特殊,当初联合国出台巴以分治方案,苏联帮了大忙。尤其是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苏联发动大量犹太人前往以色列,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二战老兵。并且通过加盟共和国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和训练。这是以色列赢得战争的关键。
最近,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指出,以色列国内拥有近200万来自前苏联(包括俄罗斯)的移民居民,这一庞大的群体占以色列总人口的15%-20%,使得以色列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为一个俄语国家”。因此,俄罗斯在处理中东局势时,不得不对这一现实予以特别的考虑。
其四、伊朗自身立场与俄伊协议限制。此前,普京曾明确指出,俄罗斯与伊朗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不包括军事合作。当初签署协议时,伊朗方面也强调,自身国家的独立、安全以及自力更生至关重要,对加入任何集团并不感兴趣。很显然,不包含军事合作大概率是伊朗提出的。当初伊朗不愿当俄罗斯的小弟,现在俄罗斯自然也有了拒绝的理由。
而且,普京还表示俄罗斯曾希望与伊朗共同研发防空系统,但伊朗对此并不感兴趣。德黑兰长期迷信国产武器,从“霍尔达德-15”到“巴瓦尔-373”步步升级,却在以色列F-35的精准打击下屡次暴露漏洞。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伊朗对俄罗斯的信任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深。尤其是在叙利亚事件中,普京已经发现,伊朗的抵抗意志非常低。
其五、地缘棋局中,俄罗斯的考量远比“帮或不帮”复杂。沙特与阿联酋正成为俄石油贸易新伙伴,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遭到西方国家制裁,许多石油都流入了这两个国家,然后转售规避制裁。此外,双方在军售上的合作也日益密切。
但沙特、阿联酋都与伊朗有着不同程度的矛盾,俄罗斯若全力支持伊朗,可能危及与海湾国家刚建立的互惠关系。事实上,俄罗斯也不愿看到伊朗拥有核武器,对于俄罗斯来说,伊朗可以强,但不能太强。否则,伊朗对俄罗斯的依赖将大大减轻,甚至拥核的伊朗可能威胁俄罗斯石油定价权。
综合以上因素,俄罗斯向伊朗提供的帮助更多的可能是外交层面的支持,比如在联合国安理会发声,对美国和以色列进行谴责。同时,如果有需要,俄罗斯还可以出面斡旋,让以色列和美国停止攻击,双方重回谈判轨道。俄罗斯很难在军事上给予实质性帮助。
事实也证明,普京做的一点也没错。按照目前这种事态发展,若当初俄罗斯向伊朗提供援助,会同时得罪美国和以色列,而伊朗却转头同意停火,会让俄罗斯无比尴尬。
中国正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